特别策划丨高速磁浮轨道交通技术发展与应用

  • 面向长大干线的高速磁浮运控系统方案研究

    贾云光;

    针对高速磁浮运控系统存在问题,提出一种面向长大干线的高速磁浮运控系统方案。概述高速磁浮运控系统的研究背景,分析已商业运营的常导高速磁浮系统架构;结合长大干线运输需求,分析既有高速磁浮系统架构在自动驾驶线路限速管理、列车占用检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面向工程化应用的解决思路,构建新型高速磁浮运控系统方案并提出实现该方案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的关键技术。

    2025年08期 v.22;No.176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1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管道磁浮系统中维持低真空状态研究

    徐纪康;田毅;郑树彬;戚玮玮;

    为实现管道磁浮列车的速度达到1 000 km/h以上的商业化运营,长时间低成本地维持低真空状态是实现管道磁浮的关键技术之一。分别针对区间和车站,提出一套维持管道低真空状态的方案。结合管道磁浮的信号系统功能,设计信号系统与低真空管道控制系统之间的联动逻辑关系,以保证低真空管道磁浮列车的运营安全。该方案具有一定的实操性,确保管道内列车高速运行的安全稳定。后续将针对设计方案的具体实现在实验室进行测试验证和测试结果分析。

    2025年08期 v.22;No.176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5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数字孪生在高速磁浮牵引供电系统中的应用与实现

    马继辉;类延霄;张翼天;孙健博;曲建真;

    针对国内时速600 km高速磁浮工程化装备的成功研制,其牵引供电系统正面临动态响应实时优化、多物理场耦合分析及全生命周期可靠性管理等技术挑战。以数字孪生技术为切入点,首先阐述数字孪生内涵以及在轨道交通及电力装备系统中的应用现状;接着深入剖析磁浮牵引供电系统实现数字孪生需要攻克的关键技术瓶颈,研究依托时速600 km高速磁浮牵引供电系统,构建数字孪生平台框架,详述搭建方法及具体成果,最后探讨数字孪生技术在高速磁浮领域的工程化应用前景及技术挑战,为下一代智能磁浮系统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2025年08期 v.22;No.176 13-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7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信号·控制

  • 基于无轨道电路的单电台移交控制风险探讨

    刘木齐;肖荣云;朱宇萱;杨韬;李莹莹;

    通过对单电台移交场景下移动授权相关参数、运营场景、轨旁控制基础进行分析,提出一种适用于无轨道电路线路条件下的无线闭塞中心(Radio Block Center,RBC)移交接口数据扩展方式,并基于新的接口方式优化传统单电台移交场景下的控制方法,以解决无轨道电路条件下的单电台移交控制风险,论证无轨道电路条件下无线闭塞中心移交功能的适应性,为在该线路条件下列车无缝交权及设备的互联互通提供借鉴和参考。

    2025年08期 v.22;No.176 22-26+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6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LKJ2000临时数据文件远程更新系统方案研究

    庞灏;柳晓蔚;欧盛芬;

    针对LKJ2000型列车运行监控装置临时数据文件远程更新需求,基于既有LKJ2000无线换装通道,设计一种能够实现临时数据远程更新的系统架构。本系统利用LKJ车载数据无线换装系统,保证数据的实时性与安全性。详细阐述系统的架构设计、网络安全设计、车载与地面系统的通信协议及处理流程,并提出临时数据文件的生成、传输和校验机制。实践证明,该方案能够有效提高铁路运输安全性,降低人工操作带来的风险,为铁路行车安全提供技术保障。

    2025年08期 v.22;No.176 27-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3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铁路控制和防护系统的工具安全性研究与应用

    梁鸿煜;周小路;苏科;

    铁路控制和防护系统因其高安全性要求,开发应用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控制和管理。安全有效的工具管理可以提高系统开发的效率和质量,减少错误和缺陷,从而保障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基于工具相关标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结合EN 50128和EN 50129,将工具按照工具完整性等级(以下简称T等级)分为3级管理;通过工具确认报告、工具安全性分析报告、工具应用确认报告3类文档论证工具的安全性,保证工具的应用符合整个产品的安全管理要求。通过严格的工具管理和安全性保障措施,保证工具的安全性符合系统的安全管理要求,降低工具引入的安全风险。

    2025年08期 v.22;No.176 37-4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2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铁路信号设备健康状态评估研究

    王丹丹;

    铁路信号设备作为保障列车安全运行的核心系统,其健康状态直接关系铁路运输效率与可靠性。首先对国内外信号设备健康状态评估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性综述,接着从失效数据分析、退化建模到物理状态评估方法展开探讨,并重点解析基于现场踏勘与内场试验的铁路信号设备物理状态评估技术,最后对未来的可能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旨在为行业实践与学术研究提供参考。

    2025年08期 v.22;No.176 4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7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CTCS3-300T车载设备电磁传导干扰及防护措施研究

    李旭红;

    动车组电磁环境复杂化背景下,CTCS3-300T型列控车载设备面临的电磁传导干扰问题亟待解决。围绕高铁动车组的电磁干扰进行研究,分析传导干扰机理,基于真实动车组的电磁传导干扰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结果,提出CTCS3-300T车载设备电磁传导干扰防护措施,对信号线缆进行增设磁环,优化接地方式,并进行有效性验证,验证结果表明,电磁防护措施有效。

    2025年08期 v.22;No.176 4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5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动走线调车进路防错办技术研究

    解峰;

    针对不具备条件改为列车进路的动走线,分析调车进路错办的根源,提出3种防错办技术方案。这些方案有效解决人工排路误入错误股道的安全风险,保障行车安全,并为全路类似站场的改造提供技术参考。尤其适用于受站型限制无法采用列车进路方式的动走线,为铁路站场技术改造与优化提供可行路径,有助于提升铁路运输安全性和效率。方案对既有动车所运营调车模式、新建受限动车所的动走线控车设计及技术规范修编均具有借鉴意义。

    2025年08期 v.22;No.176 55-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3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铁信号系统联调联试典型案例分析及优化策略

    纪英杰;

    联调联试是高速铁路开通前验证车地协同功能的关键环节,但实际测试中常因地面人员操作失误、车载设备差异、测试与设计误差等问题导致产生一些不必要的测试问题,从而影响整个工程的开通。结合在联调联试工作中遇到的实际线路动态检测案例,从地面操作配合、设备性能、规范理解等方面分析一些在测试中常见问题的成因,提出在测试前就通过既有设备使用和现场测试经验预判可能出现的问题,旨在通过优化操作流程、详细了解设备的性能及加深规范理解等手段,减少联调联试中问题产生,提升测试效率。

    2025年08期 v.22;No.176 62-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1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通信·信息

  • 基于灰色-模糊推理的5G-R越区切换算法研究

    朱镔汉;李振源;

    针对高速列车未来在5G-R通信场景下,传统越区切换算法存在参数固定、乒乓切换率较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灰色-模糊推理的5G-R越区切换算法。首先,建立在郊区等开阔场景下5G-R的无线信号传播模型,该算法对列车运行过程中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 RSRP)进行采集,并通过GM(1,1)灰色模型对当前时刻的RSRP进行预测。其次,选取列车运行速度、预测的参考信号功率等参数,利用梯形、三角隶属度函数对其进行模糊处理作为模糊推理系统的输入值。最后,设计一种模糊推理系统,通过模糊推理并去模糊化后输出精确的迟滞门限值。仿真结果表明,与同类型算法相比,所提算法的乒乓切换次数更低,有效提升高速列车越区切换的稳定性。

    2025年08期 v.22;No.176 70-75+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7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韩原铁路雁门关隧道公网覆盖实施方案

    葛伟涛;江凌翔;焦晓辉;赵留俊;侯俊杰;孙庆东;

    因隧道距离较长、施工进出不便、施工时间短、工程投资高等多种因素,既有铁路长大隧道的公网覆盖一直是铁路公网覆盖工程中的难点。以山西省境内韩原铁路雁门关隧道为例,对雁门关隧道的公网覆盖方案进行系统研究。首先,介绍韩原铁路及雁门关隧道的基本情况和公网覆盖需求。其次,对比分析通信行业内4种漏缆的优缺点,提出漏缆覆盖方案。结合漏缆和天线的链路预算结果,分别从设备间距、覆盖效果、用电容量、主要工程量和投资规模等方面对漏缆覆盖方案和天线覆盖方案进行对比。最后给出雁门关隧道的最终实施方案,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参考。

    2025年08期 v.22;No.176 76-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2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线阵列扬声器在铁路客运车站的应用

    卢欣宁;

    介绍线阵列扬声器的结构组成以及仿真原理,选取国内已在大型铁路客运车站投入运营的线阵列扬声器配置作为研究案例,通过分析稳态声压级分布、辅音清晰度损失、漏出声衰减指标和快速语言传递指数等关键指标,对声场仿真效果进行综合评估。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合理规划扬声器布局以及调整音束覆盖角度,线阵列扬声器能够在大型车站内实现均匀的声音分布,有效覆盖大型车站开阔区域。

    2025年08期 v.22;No.176 8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7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高速铁路周界入侵报警系统前端探测方案研究

    林云柯;张伟敬;李海;

    国内铁路建设而稳步推进和建设标准逐步提高,对安全防护措施也提出新要求。尤其在面临恶劣地质条件下,存在地质灾害和异物侵限风险时,实现灾害及时预警对保障列车运营安全至关重要。从技术可行性、方案成熟度等角度出发,讨论并研究主流单一监测手段和复合型监测手段优劣,为高速铁路入侵报警系统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设计思路。

    2025年08期 v.22;No.176 88-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6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城轨交通

  • 面向CTCS2+ATO的市域铁路扣车/跳停方法

    徐明;陈明轩;陶文彬;钱陆飞;杨儒冬;

    针对CTCS2+ATO制式市域铁路扣车/跳停方法进行深入探讨,旨在解决现有列控系统手动实现扣车/跳停功能时存在的高风险与低效率问题。梳理实现扣车/跳停功能的技术路线,基于调度集中控制(Centralized Traffic Control,CTC)系统,提出一种全场景覆盖、操作简便、执行效率高的扣车/跳停解决方案。详细阐述不同运营场景下的具体实现方式,包括到发计划、通过计划下的列车扣车,取消扣车操作和跳停、取消跳停操作,并对操作有效性和执行结果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扣车/跳停方法能够有效应对列车运行中的异常情况,提高列车运行安全性和整体运营效率,为市域铁路运营调度提供新的技术支撑。

    2025年08期 v.22;No.176 94-99+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9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全电子计算机联锁在市域铁路应用研究

    汪志华;刘洋;罗志刚;

    通过对比全电子计算机联锁与传统计算机联锁的系统架构,结合全电子计算机联锁系统体积小、可维护性高优势,提出市域铁路信号系统采用CTCS2+ATO列控系统时全电子计算机联锁的工程设计方案,包括与其他系统和轨旁设备接口设计方案,分析接口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为全电子计算机联锁在市域铁路应用提供借鉴。

    2025年08期 v.22;No.176 100-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9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全自动运行线路信号系统设备维护探讨

    刘俊杰;黄祖宁;黎婧娴;宋哲;

    全自动运行线路各系统设备自动化程度高,信号系统作为列车安全运行的重要指挥系统,一旦故障将严重影响正常运营。因此,对信号系统设备采取有效的维护措施显得尤为重要。以南宁轨道交通5号线为例,分析全自动运行线路信号系统设备结构及维护策略,提出对于新增设备的维护及关键场景的测试建议。该维护策略应用于南宁轨道交通5号线信号系统维保,在开通运营后,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等得以巩固,有效提高系统的可用性。

    2025年08期 v.22;No.176 107-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2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型智能充电柜在现代轨道交通供电系统中的应用设计

    苗青;纪苹;

    新型快速储能装置在短时大功率应用场景中展现出较好的技术经济优势,尤其适用于新型有轨电车储能系统。城市交通的快速发展推动该类储能装置进入有轨电车试点运行阶段,亟需开发适用于城市储能式有轨电车的专用充电柜,结合一体化智能箱式中压变电所设备和新型快速储能装置特性,采用与之相适应的充电柜拓扑结构,通过对有轨电车充电柜合理设计,提出节约能源和快速充电方案。进行充电柜快速储能设计时,应对降压型(BUCK)充电电路模块参数进行合理设计,确定充电柜的主电路拓扑方案。

    2025年08期 v.22;No.176 113-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5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轨道交通网络空间安全技术创新发展与应用”2026年专栏征稿启事

    <正>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作为轨道交通系统稳定运行的核心要素,在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的双重驱动下,构建安全可信、自主可控的轨道交通网络生态,已成为全球轨道交通领域的重要战略目标。为汇聚前沿学术思想,展示关键技术突破,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促进跨领域技术融合与产业化落地,《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编辑部联合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研究团队”共同策划推出“轨道交通网络空间安全技术创新发展与应用” 2026年度专题专栏,特邀浙江大学任奎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王伟教授担任专栏客座主编,现向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征稿。

    2025年08期 v.22;No.176 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4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